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中國的學校和大學相繼臨時關閉。於是學校為應對此種情況,開始以異步教學的方式進行線上教學,而這一方法現今已遍及世界各個國家。柏林馬克斯普朗克科學史研究所(以下簡稱馬普所)的學者們也因此響應了北京大學有關客座講座的請求。在最初的幾個月中,與他們的合作加深了馬普科學史研究所的學者們對於異步教學重要性的認識,因為學生不論身處何地,他們都可根據自己的時間規劃參與課程。在接下的幾天,Teach311 + COVID-19 Collective將與大家分享由馬普所學者Martina Schlünder, 孫萌萌, 陳詩沛和Edna Bonhomme帶來的客座講座,他們從局部及整體論述了人文學科(含數字人文學科)是如何將此次疫情與過去歷史聯繫起來的。

陳詩沛的《大數據後隱藏了什麼: 從柏林馬克斯普朗克科學史研究所的LoGaRT數字工具說起》邀同學們一起思考人們應如何看待或信任過去的災害數據。中國基於記錄地方信息的地方志常其實會記錄一些中國的歷史,當用我們用數字工具來研究它們時,便可以通過更深層次的時間視角來看待那些曾經非常具有地方性的信息。那麼,我們如何在日常生活或是應對災難時應用這樣的歷史思維方式呢?學生和老師們可以通過本次視頻講座來展開對科學數據的討論,如某一地點在某一天的感染率可以被看作一個地標,每個地標又提供了一些信息,而這些信息背後則需要大家通過更多角度和事後分析來充分理解。討論可延伸到“何為數據”的討論中去,又或者是“政治如何影響人們對科學數據的認知”,“數字技術和科學知識產出之間有什麼關係”等等。

具體內容:

陳詩沛是馬普所地方志數字研究工具LoGaRT的主要研究人員。在本次講座中,她介紹了利用這類工具收集中國地方志中的歷史災害數據的現實意義。在利用大數據進行大規模的歷史研究時,學者們不應天真地將不同來源、不同時段的所有數據都看成是平面的,相反,學者們應該考慮到,中國的地方志和其他史料來源一樣,都是由不同的編纂者所編寫的。此外,這些編纂者作為活生生的人也會因其所處地域的不同而在地方志編纂時間和涵蓋時期上有所不同。這種差異性意味著每一部地方志都可能在信息蒐集與刪減中出現偏差。通過比較不同地區和國家的新冠疫情數據,我們也可以看到同樣的問題。用確診的新冠病例的數量進行比較,實際上可能會掩蓋國家間的重大差距,而這些差距是必須被考慮進去的:一些國家在無症狀人群中主動檢測感染數量,而有些國家則主要在患者出現症狀後進行檢測。這種不同的檢測方式和標準影響了不同國家當局報告的確診病例數量。

 

 

陳詩沛是馬普所數字人文的研究員,她是一名訓練有素的計算機科學家,一直從事數字人文和數字歷史領域的研究工作,為研究大量數字化的史料提供了數字方法論。

 

* * *

Teach311 + COVID-19 Collective項目作為亞洲科學史論壇亞洲技術史學會網絡的聯合項目於2011年正式啟動,目前,該項目與馬克斯·普朗克科學史研究所文物,行動,知識部門)和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開展了近一步合作。

從人文領域對新冠肺炎進行研究學習: “大數據後隱藏了什麼:從柏林馬克斯普朗克歷史研究所的LoGaRT 數據庫說起” 作者:陳詩佩(德國)
Tagged on: